面试指导:突出环节组织管理类题型
组织管理类是最重要的结构化面试题型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这种题型不但和笔试题型区别度大,而且和考生日后具体工作关系异常紧密。然而,因为某种原因,这种题型却是最容易模板化的题型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命题方为了突破考生的模板化应对,更好地考察考生真实水平,就做了一些变化。其中,突出环节类组织管理题型的出现就是最主要的变化之一。考生对此务必能够掌握。
一、题型举例
单位要组织一次新员工联欢晚会。单位安排你负责这台晚会的方案准备工作。你会如何来开展你的这项工作?
二、考察要素
此种题型的考察要素与传统的组织管理类完全一样甚至更加明确了:那就是考生的组织、管理一个项目的能力。也就是包括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在内的项目管理能力。
三、题型特点分析
(一)和基本题型的不同之处
先看一下传统的组织管理类题型:
单位要组织一次新员工联欢晚会。单位安排你负责组织这台晚会。你会如何来开展你的这项工作?
我们看到,同传统题型相比,这种题型只是一个地方做了改动,也就是只让考生去组织一项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而不是去组织所有环节。这也就是我们把它叫做“突出环节类”的原因。我们可以设想,这题还可以考察其它环节甚至更细的环节,比如:如果让你负责晚会的节目排练工作,你怎么做?让你负责现场管理工作,你怎么做?等等。
(二)难点分析
正如本题所示,当试题的要求更加细分、更加具体后,难度就增加了。考生传统的“计划-准备-实施”的套路会发现用不上,而且很可笑。这也正是被模板化培训的考生的“照妖镜”。即便没有被培训套路僵化住的学生,这题也不好答,因为可说的内容太少了。关键在于,这种题正是要求考生能够深入到情境中,真实地、详细地去做一件事,而不是靠着一个固定的套话或者简单的粗线条的思考就能应付。
四、应对策略
其实此种题型的应对并不复杂,关键是把这“小小的一个环节”当做一个完整的项目去做,这样我们就又可以用原来传统的解题技巧了。即,我们的思路仍然是:
(任务意义)-事情前期-事情中期-事情后期。
任务意义:这是可选项,一般说有它较好。在这里,主要是要提我们要完成的这个环节对于整个项目的意义。
事情前期:任何一个任务,哪怕是再小的一个环节,仍然可以在时间上分成更小的步骤的。比如对于此题,我们或许应该想到,对于制作一个方案而言,在前期,我们可以先调研。调研本身其实又可以包括很多方面的调研:信息调研、晚会参与者意向调研、晚会所具备的各方面资源的调研等等。除了调研,我们还可以和其它项目组同事接洽,听取他们的一意见等。
事情中期,比如对于本题,我们就可以说我们会先制作一个初步草案,然后再请有关各方审议、提出意见,然后自己再进一步完善。我们甚至把这个初步草案写作的过程再更进一步具体说一说。只要我们能够进入到问题的情境中,这是容易办到的。
事情中期,比如对于本题,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在方案完成后,要继续和项目组其它同事保持联系,随时完善自己的方案,并且对他们提供配合。
五、参考答案示例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回答: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新员工联欢晚会更需要好的创意来迎合年轻人,好的方案就更加重要了。因此我一定要尽心竭力地将它做好。
第一,我应该先认真了解一下新员工们对于这台晚会的想法和建议。毕竟晚会是开给他们的。因此我会走入到新员工中去,抽取一些人,尤其要包括一些比较活跃的分子,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
第二,我应该认真了解一下这台新员工晚会各方面的资源情况。我们到底有多少资金、有哪些硬件条件、设施条件、场地条件以及其它社会资源等,了解到这些,才能做出一个可控范围内的方案。
第三,我还应该开展其他的调研。比如我应该广泛了解一下类似活动的成功案例,了解一下一些有经验的老同事的想法,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了解一下其它社会上好的创意,尽可能充实自己的头脑。
第四,有了上述准备后,我就应当尽量抓紧时间撰写一个方案草案的要点。这个方案草案应当把最重要的事项、自己的主要创意扼要写出来。
第五,要把上述草案要点请相关同志,特别是新员工中的活跃分子、自己的领导、还有一些有经验的同事参阅,请他们提出意见,并且吸纳他们的意见,迅速完善修改,并尽可能通过更少的反复,拿出最终比较完美的结果。
第六,最后,方案完成后,还要和项目组其他同事密切交流,确保他们能够完全了解方案中的思想和注意事项。另外,自己还要对整个项目的进展情况保持密切关注和配合,确保随时为他们提供咨询或者完善方案。
通过这些努力,我想我会把我的任务和面对他人的合作都完成得很好的。
六、注意事项。
注意本题中是问的“如何开展”,所以重点是怎么一步一步完成这个方案的,而非方案具体是什么。如果我们的问题是“你会做出怎样的方案?”那就需要我们重点答一下方案的细节了。
七、小结。
突出环节类考题在解题思路上其实并不神秘,仍然是事前-事中-事后,这代表了一个基本的按时间进程来一步一步做事的思维。关键在于,因为步骤更加细分了,需要考生能够深入到情境中去,而且尽可能深入到情境中去,才能真正答好答饱满答出亮点。因此,归根到底,考生应该积极锻炼自己“进入情境”的思维,这才是最终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