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让“注水数据”误了决策
申论部分不仅要多关注社会热点,更重要的是勤动笔练习,并使用适当的教材提升自己,《2016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用书》申论部分主要提供对申论的全面认识、提升申论应试能力、申论的应用文写作以及相应真题演练,能够助备考者一臂之力,切实增加申论科目分数。
仔细研读下文>>>2016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让“注水数据”误了决策
【背景链接】
2015年12月11日,据《新京报》报道,多年来,地方GDP“增速高于全国、总量大于全国”的统计乱象,已经引发公众质疑。中央巡视组在巡视中发现东北三省“数据注水”问题突出,东北多地官员坦承,各地纷纷在给统计数字“挤水分”,并反思统计数据造假之弊。东北数据“注水”现象,显然值得高度警惕。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在东北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有很多地区,如果不是统计数据被“灌了水”,之前本就可以就实际经济状况作出更好的决策。正是被权力“美容”过的数据,让这些地区,在面临经济“积弊”的时候,错过了及时治愈“病痛”的良机。
这一切自然与惩治乏力有关,尽管关于统计造假的问责规定并不少。但现实中,出现了一边是《统计法》以及其他法规明确了对统计造假责任人员的问责措施;一边是《统计法》实施多年来处罚官员的最高级别是县级,且处罚止于行政处分、罚款的尴尬局面。而且很多时候,问责往往也止于统计人员,追责大多无从谈起。这样的惩治力度,自然挡不住某些地方官员基于自身升迁以及地区竞争的压力干涉统计。
再加上长久以来,统计一直只是在行政系统中封闭运行,很多数据并没有发挥好信息公开和共享作用。作为被统计的主体,民众对某些数据可能会有更直观的感受。这些数据如果能够面向公众,准确的统计数据能供民众作商业决策以及市场活动之用;而“掺水”的数据一旦面对公众,也没那么容易就能“欺上瞒下”。比如像“东北一些县域经济规模超过香港”这种夸张数据,一定瞒不过民众的千万双眼睛。
[危害分析]
经济数据造假直接影响政府决策,其危害是根源性的、全局性的。一些地方不仅GDP增速、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数据注水,棚户区改造、城乡居民收入等数据也随意篡改,直接影响民众利益。虚假数据与百姓感受大相径庭,在虚假数据基础上制定的政策自然难得人心。如果类似现象在全国蔓延,极有可能误导中央决策。
数据造假,是领导干部不能碰的“政绩海洛因”。一方面,很多经济数据彼此关联,一处注水,处处都得配合才能不穿帮,其结果是经济数据全面失真;另一方面,一任官员为政绩对经济数据动了手脚,其继任者即使发现有猫腻,也只能继续将气球吹得更大,否则会因为经济数据下滑而被认为是领导能力有问题。
一些地方因经济数据造假被巡视组通报批评后,竟有地方领导干部认为数据造假是“替公家办事”,认为把经济数据打扮得漂亮一些“是维护地方形象”。可实际上,“注水数据”不仅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还会给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埋雷”。
[对策措施]
对此,专家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改善:
一是统计数据进一步公开,畅通民众监督举报的渠道。
二是审视统计与官员考核之间的关系,厘清数据背后的法律责任,对统计造假,问责不能仅止于统计人员以及直接责任人,追责范围更要覆盖到虚假数据背后的授意者。更多河北公务员考试资料及复习技巧,请参阅最新批次的2016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用书
推荐阅读
2016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汇总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