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公务员考试时事新闻:在兼收并蓄中树立创新自信
中国的基础教育常被吐槽为“填鸭式”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然而不久前上海举办的一场中英基础教育论坛,却修正了人们对“中式教育”的看法。论坛上,无论是英方教育官员,还是与中国进行了多年深度交流的英国老师,都对上海数学教育不吝溢美之词,称“上海掌握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提升英国数学教育水平。
英国教育界人士的评价,并非客套话。就在今年7月,英国教育部刚刚决定投入4100万英镑,要求在小学中普及亚洲的数学教学方法。消息传来,让很多人感到振奋:原来在某些方面,中国的基础教育也有着令欧美仰慕的优势。但是,如果我们冷静下来仔细观察的话,这并不意味着在数学等基础教育领域,中式教育“战胜”了英式教育。备受英国教育界关注的“上海掌握教学模式”,其成功之处,得益于在开放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
上海基础教育的创新,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就启动了“二期课改”,率先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之下,上海开始了均衡教育规划,开展各科课改。在数学教学中,强调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构建起更为简明的数学知识结构,鼓励更多有效的师生互动,以及教师对学生个别化的及时指导。专家评价形成了上海数学课堂中的“变式教学”。这当中既有中国传统的“概念式变式教学”,也有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的“过程性变式教学”,能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普遍提高,不仅学习效果好的学生优势明显,并且处于低端的比例低、人数少。
以这项改革为代表的基础教育创新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过程中吸收了包括重视个性化教育、注重解决现实问题等诸多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是教育开放融合的结果。正如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所言,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了很多教学经验,多元智慧、结构生成等理念拓展了教育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新的教学风格,正是这种兼容并包所创新出来的一套教学模式,吸引了国际教育界的关注。
在英国,此次积极主动与上海教育界寻求交流合作,也是其教育改革中的兼收并蓄之举,目的是增加教学的多样性。他们一方面坚持自己的互动教学模式,保护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学习上海经验,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扎实。可见,所谓中式教育的逆袭,或是英式教育的反思,其实都反映了这样的一个现实:教育没有标准公式,它始终在不断的融合中创新发展,而不是关起大门,固守传统。英国教育界的行动,也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对开放融合的理解。为了确保交流效果,他们还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交流进行评估,很快,参加第一轮项目的48所基地学校中的多数学校,在上海教师到访后有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教育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从开放融合之中寻找回自信,也从中汲取别人经验,让自身变得更强大。一位参加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的上海教师就深刻感受到,英国教师在锻炼学生形象思维、有趣的教学用具开发、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这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真正从育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借鉴他人的长处,走自己的路,我们的教育将会有更多、更好的“质”的提升。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